二十年下好一盤棋——解碼“國際象棋之鄉(xiāng)”的突圍路徑
7月3日,2025年全國國際象棋錦標賽(個人)在江蘇興化落幕。15歲的聊城女孩姜天瑜在鏖戰(zhàn)11輪后,摘得女子組季軍。這是聊城棋手在這項國內頂級賽事中創(chuàng)下的歷史最佳戰(zhàn)績。與此同時,另一名聊城小棋手史亦歌也以第16名的成績完成大賽首秀。兩位小將的亮眼表現(xiàn),不僅是棋盤上的勝利,更是聊城這座“國際象棋之鄉(xiāng)”辛勤耕耘多年后,從“沙漠”變“綠洲”的生動寫照。
姜天瑜的國際象棋之路,從她5歲開始。在聊城市王冠棋藝俱樂部的啟蒙下,她6歲便完成從九級棋士到一級棋士的跨越,8歲榮獲“棋協(xié)大師”稱號這是中國國際象棋協(xié)會的最高非專業(yè)等級。2019年、2021年,她先后獲得國家二級、一級運動員稱號。2021年,姜天瑜進入深圳國家國際象棋訓練基地,與全國頂尖棋手同場訓練。在這里,她接觸到更系統(tǒng)的戰(zhàn)術體系和心理訓練。教練團隊為她量身定制了“布局創(chuàng)新+殘局攻堅”的訓練方案,每天高強度對弈讓她的棋藝水平得到很大提升。2023年初,姜天瑜晉級“國家運動健將”,成為聊城市開展國際象棋運動以來的第一位獲此稱號的棋手。同年8月,在U15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上,姜天瑜獲得國際象棋女子組冠軍。
本次全國錦標賽,14歲的聊城小將史亦歌同樣表現(xiàn)不俗,以5.5積分位居第16名。今年6月,在第十五屆全運會預賽中,姜天瑜、史亦歌二人分列第6名、第9名,雙雙晉級決賽?!敖酉聛恚乙e極備戰(zhàn)全運會決賽和在阿爾巴尼亞舉辦的2025國際象棋世界青少年錦標賽,爭取取得好成績,為國家和家鄉(xiāng)爭光?!眲倓偦氐搅某堑慕扈ふf。
個體閃耀的背后,是群體星輝的璀璨綻放:聊城國象棋手姬佳棟與姜天瑜共同躋身“國家運動健將”,5名棋手晉級國家一級運動員,4名棋手晉級國家二級運動員,另有300名棋協(xié)大師、候補大師嶄露頭角。聊城國際象棋協(xié)會秘書長、王冠棋藝俱樂部創(chuàng)始人兼總教練王杰將此盛景視為“聊城國象20年蓬勃發(fā)展的生動縮影”這片昔日的“沙漠”,如今已是綠意蔥蘢。
時光回溯至2006年,王杰初到聊城,這里的國際象棋市場還是一片“寸草不生的沙漠”?!奥犝f過,沒見過”是當?shù)厝藢@項運動的普遍認知。破局之道唯有“從娃娃抓起”。他深入幼兒園開設免費課程,播撒興趣的種子。隨著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,這項融合智力與策略的運動逐漸贏得學校與家長的青睞。
2016年,東昌府區(qū)體育局與教育局聯(lián)合發(fā)文,推動國際象棋進校園;2022年,舉辦國際象棋文化節(jié)被寫進了《聊城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(20212025年)》,政策春風迅速化為滿城綠意。如今,聊城300余所中小學、幼兒園將國際象棋融入課程體系,東昌府區(qū)更榮膺“全國國際象棋之鄉(xiāng)”,為山東唯一獲此殊榮的區(qū)縣。
依托日益壯大的群眾基礎,自2016年起,聊城相繼承辦全國國際象棋棋協(xié)大師賽、中國國家隊與“一帶一路”世界聯(lián)隊對抗賽、全國國際象棋青少年錦標賽等高規(guī)格賽事。一年一度的“720世界國際象棋日”文化節(jié),更沉淀為閃亮的城市文化品牌。賽場上的智慧交鋒,讓“江北水城”一次次在全國乃至世界視野中閃耀。原中國國際象棋協(xié)會主席葉江川對此作出高度評價:“聊城在國際象棋推廣普及和參賽人數(shù)上走在了全國前列?!?
從市圖書館的公益課堂,到社區(qū)活動中心的對弈角;從特教學校的特色課程,到老年大學首次引入的智慧體操在聊城,國際象棋真正實現(xiàn)了兒童、青少年、大學生直至老年群體的全覆蓋。王杰自豪地介紹,從五六歲的娃娃到年逾古稀的老者,國際象棋愛好者眾多,并且每年增長強勁。
從無人問津的“沙漠”到生機勃勃的“綠洲”,聊城用近20年時間書寫了國際象棋發(fā)展的傳奇。這一蛻變背后,是政策支持、民間力量與教育創(chuàng)新的共同作用,更是一座城市對文化傳承與體育精神的執(zhí)著追求。正如王杰所言:“國際象棋不僅是智力運動,更是連接世界的橋梁?!痹谶@片熱土上,智慧的種子正在生根發(fā)芽,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。